财新传媒
2020年01月06日 20:00

宽松政策见效与否关键何在?

市场普遍预期,经济下行压力下,2020年货币政策会进一步宽松。博主认为,宽松政策需要对冲的并不是下行的经济数据,而是萎靡不振的市场信心。宽松政策见效与否的关键,要看政策的“宽货币”是否传导到了市场的“宽信用”。   “宽货币”到“宽信用”的核心节点在于信用传导主体的意愿。一系列货币宽松政策,或许能降低资金成本、能增加资金供给量,但只要市场避险情绪不降温,微观主体的信用传导意愿不足,最终会形成结构化的流...
阅读全文>>
2019年12月31日 11:57

2020年债市十大预测 | GDP增速

站在“纠结”的2019年年尾,展望“迷茫”的2020年,博主从今天开始会陆续给出债市十大预测,供明年此时被市场“打脸”。   关注“评级的艺术”的朋友一定知道,博主一直坚持未来不可预测。核心逻辑是如下三段论:1.未来是由未来的人创造的,而人的行为受认知支配;2.未来的人的行为受其在未来的认知影响,而所谓未来的认知是现在不知道、未来才会有的新知识;3.那么,作为不拥有未来新知的我们,如何预测基于新知的人的行为所导...
阅读全文>>
2019年12月25日 11:30

“确定”的100万和“可能”的1亿 选哪个?

今天记录一个感触,与大家共勉。   先来做个选择题。选项A:现金100万直接拿走;选项B:从两张扑克牌(红桃A和黑桃A)中抽一张,如果抽中红桃A现金1个亿拿走,如果抽中黑桃A则空手而归。你选哪个?   这是行为金融学的经典实验。人对损失的厌恶远大于对收益的渴求。因此面对上面的两难选择,大部分人会直接拿100万走人。毕竟天上掉馅饼的事很罕见,不能太贪心了,靠谱的选择自然是落袋为安。   但理性决策告诉我们,如...
阅读全文>>
2019年12月23日 06:00

过度保护也是一种伤害

城投与民企,见证了市场“信仰”与“偏见”的对决。这一年债券市场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迷思:为什么政策枪枪对准城投,倒下去的却是民企?为什么政策层层呵护,民企的违约却愈加频发?为什么城投越堵越火,民企却越纾越困?一边是犄角旮旯的区域小平台,利差被机构挖掘殆尽,城投“信仰”不断充值;一边是伴随支持政策的不断加码,部分民企的偿债意愿迅速弱化,外部融资环境急剧恶化,越来越多的机构对其简单粗暴一刀切禁投...
阅读全文>>
2019年12月17日 20:27

​2019更像历史上的哪一年?

今年债市“神操作”频现。有民企被收编了,有超短变永续了,有国企宣布赖账 了,有城投喜迎换爹了……市场不说惊心动魄吧,也是惊吓不断。   历史不会重复,但会押着同样的韵脚。如果设置一个“马克•吐温奖”,颁给最像当下的过往,你会投给哪段历史?雷伊·达里奥的回答是,20世纪30年代后期。   听到这个说法,第一反应是“怎么可能”?20世纪30年代后期,那是什么年代?债务危机引发纳粹政党上台,最终导致第二次世界大...
阅读全文>>
2019年12月08日 20:46

城投债或将再迎年度配置机会?

“16呼和经开PPN001”回售违约又一次引发城投信仰危机。乐观者声称呼和经开本就不是城投,技术性违约或可期,城投信仰虽遭遇波折,但依然稳固;悲观者慨叹信仰破灭,固收职业生涯堪忧。   呼和经开是城投吗?必须是。但“是与不是”并不重要。实质大于形式,不用纠结Wind怎么分类的,不用管平台名单里有没有它,问题的关键在于市场是否认为其与所在地政府有剪不断理还乱的“信用关系”。两个要点:一、信用关系,而非单纯的业务...
阅读全文>>
2019年11月29日 17:00

民企“融资难”赖国企?

不少人士认为,信用市场上“国企信仰”是“民企偏见”的原因。为什么民企融资难、融资贵,根源就在于大量僵尸国企对信用资源的无效占用。这个归因对吗?   这里面有一个逻辑误区:“并存”不等于“因果”。民企融资难、融资贵,是现实,信用收缩下,投资人对民企歧视加剧甚至一刀切,是现实;虽然也有城投、国企融资负责人满腹委屈“吐槽”融资压力大,但投资人对城投及国企的偏好强化,也是现实。现实就是信仰和偏见并存,但这...
阅读全文>>
2019年11月21日 20:00

为什么中城建的债“一分不值”?

中城建的一期债以0.1分成交。值吗?博主的回答是:不值,这本就是一笔负资产。   记得当年中城建第一笔债券违约时,跟一家踩雷机构的人聊起此事,博主当时的观点是:现在的最佳策略就是趁市场尚存侥幸心理,尽快出手,及时止损。实在找不到买盘砸手里了,也别折腾什么调研啊、诉讼啊、资产调查了,直接认命,否则沉没成本会更高,折腾一圈最终收益很可能是负的。会听我的吗?肯定不会,人对立马兑现损失的厌恶远大于对未来更大...
阅读全文>>
2019年11月19日 21:14

再借已难 凭啥要还?

东旭终于还是选择躺下,“大存大贷”家庭也算违约小团圆了。   《 靠能力借来的钱,凭什么要还?》里,我们尝试回答这个疑问:凭本事借的钱,为什么要还?核心的还钱原因是,好借好还,再借不难。也就是说,还是为了再借,如果还了也没人愿意再借,没有后续信用可用,那为什么要还?支撑债务人“好借好还”的,是“再借不难”;当再借已然很难,赖账就成为理性选择。这跟当事人的人品关系不大。博主极其反对那种“非蠢即坏”的...
阅读全文>>
2019年11月15日 11:40

读过的书还记得吗?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激动地翻开大咖推荐的经典,一个字一个字地认真研读,几页过去之后突然警觉:刚才读了什么?坚持懵懵懂懂读完,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记得的,八成只有书名。然后有一天,别人说起书中观点,你一拍大腿,对呀,这本书我读过的,怎么就忘了?而每当听到别人侃侃而谈时,又忍不住慨叹,为什么你会知道那么多?推荐几本书吧?   博主一直不赞成“列书单式”推荐书。因为没有一本书,哪怕是经典中的经典,...
阅读全文>>
2019年11月01日 08:00

“逃废债”背后的政策逻辑

近期,盐湖钾肥这波操作让市场百思不得其解。企业明明还有核心盈利资产,为什么就不能卖了还债,反而直接申请破产进行债务重组?   市场上很多的困惑都来源于对企业“有什么”的执念。企业账上有数百亿的现金,就是偿还不了区区几个亿的债务;企业资产没有盈利及变现能力,看似分分钟要违约,却能屡次神奇地在兑付日前凑足本息;明明各项资产折现后,债务的偿付比率不足20%,但最终多方协调后,偿付率超过30%(可参见《 高收益...
阅读全文>>
2019年10月21日 07:00

在高收益债投资群里学投资?

近期,高收益债投资交流群邀请信息刷屏。刚看到的时候,只是一笑而过,相信应该没多少人“上钩”,也不想蹭这个热点;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转发,博主只能慨叹,自己确实高估了群友的判断力、低估了市场的焦虑感。   在这个似乎“黑天鹅”满天飞的市场环境下,八卦、内幕俨然成为投资成功的不二法门。所以很多人混迹在各大投资交流群,竖起耳朵生怕错过任何有用没用的信息。   信息过载的时代,缺的从来都不是信息,也不是获...
阅读全文>>
2019年10月14日 10:30

别人恐惧时,你敢疯狂吗?

城投债投资最大的风险来源》引发不小争议,今天我们系统总结下霍华德·马克斯的“逆势投资”理论。   投资是应对未来。未来是一组概率的分布,最大的风险是可能发生的事远大于实际会发生的事。未来既然充满不确定性,便无法准确预测。   不单未来,过去也是不确定的,那所谓的“确定”只是因为已经发生。也就是说,跟未来一样,过去也是一组概率的分布,实际发生的事,只是一组可能发生事件中的一个,而且还可能是“不...
阅读全文>>
2019年10月11日 11:40

凭什么独享水草肥美的草原?

今天推荐一本书:《巴菲特的护城河——寻找超额收益公司,构建股票首富城堡》。这是一本系统论述股神“护城河”理论的小册子。   护城河是巴菲特挑选企业非常看重的因素。毕竟,投资了一家拥有护城河的公司,就相当于买进了能在若干年内不受竞争对手侵袭的现金流。   理论上,资本的逐利性会逐渐拉平全社会的投资资本收益率。就像马克思说的,如果有20%的利润,资本就会蠢蠢欲动;如果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冒险;如果有10...
阅读全文>>
2019年09月30日 07:00

城投债投资最大的风险来源

投资是一场人气竞赛,在人气最旺的时候买进是最危险的——霍华德 ·马克斯   前不久跟一位业内大佬交流投资心得,她突然问:你怎么看城投债?现在风险大吗?   鬼使神差,博主脱口而出:目前城投债投资中最大的风险是市场普遍认为没有风险。核心逻辑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稳增长的政策对冲下,城投短期内在基建领域的融资职能难以被替代。   现实确实是,城投的融资环境边际上显著改善。去年一众发不出来的AA主体,发...
阅读全文>>
2019年09月20日 10:50

致命的“靠谱”专家

如果有专家告诉你,A股下个月就会开启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牛市,赶紧砸锅卖铁进场吧。正所谓“选择大于努力”,人生发财靠周期,不抓住这个此生唯一的致富机会,想实现财富自由真的就只能是黄粱一梦了。你该怎么办?   你越琢磨越觉得这个专家“靠谱”。看人家言之凿凿,论证中充斥着各种忽上忽下的曲线、各种听不懂的专业名词,各种神奇的历史节点,看着是那么得“科学”。于是你相信了,把家里房子卖了,把给父母存的养老金...
阅读全文>>
2019年09月19日 10:50

这长得也太像违约企业了?!

总结违约企业特征,通过机器学习,给违约企业画个像,然后全债市通缉“违约嫌疑人”:长得越像已违约企业的主体,未来一年违约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则反。如此,是否就能实现信用风险的准确预警?   回答是:不能。正如评级不是算数,预警也不是画像抓“坏人”。   首先,给违约企业画像很难。我国资本市场刚兑打破不久,尚处于完善初期,样本量少不说,各种花式违约也表明,很难找出简单的行业、区域、经营或者财务特征能...
阅读全文>>
2019年09月12日 19:00

变卖资产降负债是好事?

吉林交投不负众望假戏真做。省级大交通平台出现风险事件,会对区域金融生态和其他交通平台有重大冲击吗?   回答是:不会。风险规避型机构早就“投资不过山海关”了,对他们来说,吉林交投出问题不过是风控的英明得到验证而已;而对其他机构来说,看看报表就知道,委贷给民企的铁路融资平台,很难说跟政府信用有特别强的绑定。由此这场风波对聚焦主业,以高速公路融资、建设和运营的吉林高速不会带来重大冲击,如果有,那反而是...
阅读全文>>
2019年09月10日 10:00

“买买买”不是转型

收购上市公司被认为很可能是城投转型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并购从来都是把双刃剑,带来转型希望的同时也可能会成为发展进程中的“灰犀牛”。   讲一个试图用并购实现转型的失败案例吧。主人公原本主业是线下零售,在马爸爸为代表的电商冲击下,转型势在必行。企业于是启动“买买买”模式实现战略转型布局。有那么几年,主人公可以说是企业界的购物狂,斥资数百亿辗转世界各地扫货,扣除掉商誉,资产负债率一度逼近100%。最后的结果...
阅读全文>>
2019年09月05日 11:32

青海投资是城投吗?

从资产负债表看谁是政府的“亲儿子”?》一文后,有朋友留言,首先得先界定下青海投资是不是城投啊。对此,我想说以下几点:   第一,是不是城投不重要。虽说名不正则言不顺,但很多时候实质大于形式。我们一直强调,讨论的前提是定义清晰,但定义无所谓对错,要服务于研究目的。城投的核心属性是什么?替地方政府融资,所以背后是地方政府的信用。定义如果过于宽泛,就会把所有跟政府相关的主体都放到了一个大篮子里;而定...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