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16呼和经开PPN001”回售违约又一次引发城投信仰危机。乐观者声称呼和经开本就不是城投,技术性违约或可期,城投信仰虽遭遇波折,但依然稳固;悲观者慨叹信仰破灭,固收职业生涯堪忧。
 
呼和经开是城投吗?必须是。但“是与不是”并不重要。实质大于形式,不用纠结Wind怎么分类的,不用管平台名单里有没有它,问题的关键在于市场是否认为其与所在地政府有剪不断理还乱的“信用关系”。两个要点:一、信用关系,而非单纯的业务关系。做基础设施建设及保障房建设的,也可以是单纯的建筑施工企业。传统城投业务中的“融资建设”定位,核心在于融资而非建设;二、预期主导的市场下,各方“认为”比事实本身更重要。很显然,市场普遍认为,呼和经开就是城投。
 
那呼和经开PPN违约代表城投信仰打破吗?肯定不是。
 
首先,谁也没法打破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折腾了数年,城投债投资早已没了信仰。在避险情绪升温的当下,机构之所以青睐城投,不是什么心存信仰,而是别无选择。放眼望过去,固定收益除了城投,你还能投什么?房地产?政府不让;民企?风控不许。城投公司财务总监近期日子过得好点,直接原因是民企等难兄难弟过得更差了。所以,投资只是在可选范围内的相对选择,哪有什么坚定的信仰。
 
其次,即使有所谓的“信仰“,那也仅对“公开债”。城投公司非标准化产品早已频发违约;公开债之所以迄今金身不破,是因为非公开产品跟公募债本就不是一个逻辑。博主一直说,投资不是算数,也不要迷信什么条款约定,其背后是妥妥的权力关系。债权要想顺利兑现,投资人需要解决一个难题:靠本事借来的钱,凭什么要还?
 
非公开产品债权人的核心竞争力,是对发行人有极强的影响力。不管是约束其运营、处置其资产,还是要挟其决策层,债权人必须具备敦促发行人如期履约的能力,以及一旦违约有惩罚发行人的措施。可以说,非公开债,投资人是跟发行人的对决。博弈中政府要么中立,要么站在发行人一方,遇到危机,投资人被和谐很正常。非公开债务本就可以大家来协商,展个期、打个折。历史上,多少债务是在政府一纸令下直接作废,而债权人主动减免债务获得美名也屡见不鲜。这次回售违约,应该就是协商未果,以舆论促偿债而已。
 
但公开债背后,有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市场的政策指向、有声誉管理的政治考量,更有对系统性风险传染的担忧,因此监管更有动力去营造“有借有还”的良好氛围。也就是说,监管会帮助投资人“讨债“。为什么普遍认为企业债风险小于公司债,这跟背后监管的行为动机有很大关系。
 
最后,这次违约风波会带来信仰破灭,城投债估值大幅调整吗?大概率不会。不管呼和经开PPN最终是以“技术性违约”还是“实质性违约”告终,预计都不会对市场情绪带来重大冲击;如果会,理性的选择是趁机买入,这或许会成为年内继包商事件之后又一次城投债配置的契机。
 
上述预测准吗?很可能不准,毕竟,未来是一组概率的分布。市场最终会何去何从,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话题:



0

推荐

苏莉

苏莉

186篇文章 1年前更新

东方金诚首席债券分析师。个人微信公号:评级的艺术。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