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激动地翻开大咖推荐的经典,一个字一个字地认真研读,几页过去之后突然警觉:刚才读了什么?坚持懵懵懂懂读完,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记得的,八成只有书名。然后有一天,别人说起书中观点,你一拍大腿,对呀,这本书我读过的,怎么就忘了?而每当听到别人侃侃而谈时,又忍不住慨叹,为什么你会知道那么多?推荐几本书吧?
 
博主一直不赞成“列书单式”推荐书。因为没有一本书,哪怕是经典中的经典,是“必须”读的。信息过载时代,开卷未必有益,毕竟“需要看”的书太多,而注意力才是稀缺资源。所以,给别人列一堆貌似需要看的书只会助长焦虑感,对提升思考力并不裨益。毕竟,书可以培养人的一切能力,包括愚蠢。为什么博士被称为“永久性脑损伤”?对用科学包装的“偏见”深信不疑,可不就是永久性脑损伤了嘛。知道自己应该读什么书,比书单本身重要得多。
 
人为什么要读书?为了打开认识世界的大门。不管是谁,对周遭的世界一定有很多的“不解”。为什么人活得好好的会自杀?为什么股票、房价不能永远上涨?为什么……追求内外部世界的确定性是人类思维的刚需。一己的思考力很难对世界做出完美的解释,因此需要知道“别人”是怎么解释和理解世界的。书正是每个时代最具思考力的“别人”对世界的“解释”或“理解”。太阳底下没有新鲜的东西。你历经千辛万苦、付出惨痛代价得到的顿悟,很可能只是别人的基本功;而你的大惊小怪,很可能是因为书读得太少,八卦看得太多。
 
思维的世界里,“why”远比“what”重要。任何一门社会科学的著作,都是作者从自身的角度试图去“解释”或“理解”世界。事实只给关注的心灵敞开,任何所谓的“描述”都是在一定理论框架下的“重构”,都是“主观解读”,而非“客观描述”。社会科学里没有真理,有的只是对事实选择性的感知,偏见性的解读。所以,博主经常在论坛交流最后说:我的观点不一定对,或者更准确地说一定不对,任何观点都是在一定理论体系下的“偏见”。因此,没有什么书是不能读的,没有什么书是必须读的。波普尔认为,社会科学里,只有两种理论:已经被证伪的和尚未被证伪的。社会科学就是在不断的“假设—检验—证伪—假设……”中发展,而人类对世界的认知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完善。因此,多读“解答内心疑问”的书,少看“描述性”的书。
 
多看“历久弥新”的经典解答,少看哗众取宠的爆款观点。传输成本一定的情况下,承载更有价值的东西显然是理性选择。因此墓碑上的拓本一定比涂鸦更有价值;花数万块钱去法国旅游,回国之际,带的一定是偏贵的红酒,而不是最便宜的红酒,甚至是几瓶矿泉水;同样的,在印刷和传播极为困难的时代,只有最有价值的研究才值得保存流传。《了不起的盖茨比》里,主人公说自己只看去世多年作者的书。在攒够字就能出书、写几百字就能爆款的出版业泡沫时代,时间的价值就愈发凸显了。
 
话题:



0

推荐

苏莉

苏莉

186篇文章 349天前更新

东方金诚首席债券分析师。个人微信公号:评级的艺术。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