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疫情的产生和蔓延,是“社会生病”的表现;武汉只是症状,是受害者,而不是病源。也就是说,即使不是武汉,也会有其他地方以类似的方式告诉我们:体系生病了,是时候重视并做出改变了。
“歧视”的蔓延比疫情对社会体系的伤害可能更大。理智上,大家应该都明白,即使染病的人都曾去过武汉,但去过武汉的不都是病人。因此,不应该谈武汉人色变。但怕死是人的天性,哪怕只有十万分之一的可能,也要当必然发生去防范,所以远离病源似乎就成为理性选择。但问题是,全国人民歧视武汉人、各地区歧视外地人、全球范围内歧视中国人……,在“逆全球化”的背景下,“歧视”的蔓延对社会体系的伤害可能更为深远。
事实只给关注的心灵敞开。人看到的外部世界其实是自己内心情绪的折射。自我隔离的这段时间,悲观的人会看到什么?欧美撤侨了、因疫情死亡的人数增加了、口罩脱销了、超市的方便面都快被抢空了、医护人员都崩溃了……;乐观的人看的是什么?疫情面前物资迅速被动员、社会捐赠如火如荼、党员冲在一线、站在总理旁边的医护人员合影时打出胜利的手势……。哪个才是“客观事实”?回答是:都是,也都不是。世界那么大,谁都可以找到验证内心“偏见”的证据。所以比所谓的客观事实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愿意相信并希望看到什么?
战争的结束,以一方放弃抵抗为标志。抗击疫情的战役,胜利要靠团结一致基础上的必胜信心。“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问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或许有两件事,一、在一线就努力奋战,不在一线,就趁着隔离,看点书,追点剧,不传谣、不信谣、少囤点口罩,保护好自己和家人,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二、坚信胜利就在眼前。正如博主一直强调的,悲观,可以找到无数的理由;但乐观,一条足矣:因为我们别无选择。毕竟,未来不是计算出来的,而是由我们共同创造出来的。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