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金融机构“晴天放伞,雨天收伞”的顺周期行为似乎是常识。这背后是微观主体的理性动机。投资关乎应对未来。晴天,说明经济处在上行周期,相关主体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想象,甚至幻想。那就会有无数人愿意为了美好未来付费,企业愿意投资、居民愿意消费,毕竟有个美好未来的可期待,现在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作为社会的一部分,被这种乐观预期裹挟,金融机构的行为自然就是为这种美好加杠杆。但雨天呢?雨天说明经济处在下行周期,相关主体逐渐对未来开始悲观,甚至绝望。如果明天会很悲惨,那今天一定要为未来那个可怜的自己留下保命的钱。居民不愿意消费,企业生产的产品营收预期就下滑,企业也不愿意投资。作为金融机构,还敢把今天的确定性给看不清的未来吗?

所以关键在“看不清”。 

那金融机构有没有可能“雨天放伞”呢?回答是:有。推荐这本《金融的谜题:德国金融体系的比较研究》。作者聚焦的“谜题”有:德国为什么可以维持低宏观杠杆率?德国金融为什么没有“脱实向虚”,引发房地产泡沫?德国银行为什么“雨天少收伞”?为什么中小企业融资在德国并不能难?……这些问题的探索,对理解当下地产债兑付危机、政府隐性债务问题等,都有非常大的启发。

具体不剧透,就说几点感受:

第一,金融是经济的镜像。很多被诟病的金融乱象,可能恰恰是经济问题的表征。如果只盯着金融体系的问题,那就是怕冷砸了温度计。 

第二,风险很多时候是交易费用。这个话是张五常说的,博主深以为然。企业是一组契约的组合,目前我国的债权人和股民,基本都是“甩手掌柜型”投资人。对企业的重大事项没有决策权,对实控人的伤害行为缺乏保护手段,这就导致了投资行为的短期化,有个风吹草动,就先跑为敬。德国不同,银行跟相关实体经济深度绑定,作为债权人,银行可以派人参与企业的最高决策。因为了解,所以相信,所以才会放心在雨天放更多的伞。

第三,没有普适的金融发展模式。《千年金融史》通过回顾各经济体的金融发展,得出一个很有启发的结论:金融就像时光穿梭机,要解决资源的跨期配置问题。面对同样的难题,不同的资源约束下,就会产生不同的解决机制,这就是不同经济体金融系统差异的源头。因此,美国模式也好、德国模式也罢,对中国而言,仅供参考。真正适合的路,还是要靠自己走。


 

话题:



0

推荐

苏莉

苏莉

186篇文章 1年前更新

东方金诚首席债券分析师。个人微信公号:评级的艺术。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