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政治经济学出身的博主,对宏观经济学有一种莫名的敬畏和排斥感。很多报告,充斥着“各种粉”、由各种迷幻的字母简写组成,大有不把读者绕晕不足以体现专业的架势。每每读到这样的研究报告,内心就会飘出三个字:“说人话”。
 
人的“偏见”往往来源于认知缺陷。对不懂的东西,要么会不明觉厉,莫名崇拜;要么本能式排斥,拒绝接受。博主虽然也算会计科班,但对数字(不是数学)却不敏感。这可能也是“评级的艺术”之所以能诞生的原因。自知这是偏见,要改,所以过去几年,也一直在不断学习、复习经济学、统计学等之前囫囵吞枣学过的内容。跨学科的体系搭建,对完善认知特别有帮助,在此隆重推荐概率论。
 
但必须承认,科班出身跟半路出家的差别还是蛮大的。其中,最核心的,就是思维惯性。脑子里有个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很顺。但如果脑子里强行植入一个锤子,之前还有不少其他工具,那么对锤子的使用就很难得心应手。可能因为这个原因,博主总觉得目前市场上宏观经济学的分析缺点什么。仔细想想,又回到自己最擅长的工具,缺的是“权力”视角下的微观主体。
 
以这两天热门的社融分析来看,于博主而言,很多报告,可能根本谈不上研究,就是在做小学数学题。很多报告是这样的:第一步,我们预期D(A+B+C)是多少;第二步,数据出来,咦,比预想的少啊,仔细看看,原来是A少了、B持平,C也少了,难怪加起来少了;第三步,后续怎么走?放心,A后面就起来了,C也会上来点,那总额D还会如预期。这是分析吗?
 
我们需要回答的,难道不正是,为什么A比预期少了?为什么预期会乐观,哪个推理环节出现了缺漏?为什么现实数据不及预期,哪个运行环节受阻?怎么调整预期逻辑,又怎么疏导现实中运行环节的堵点?
 
数据重要,但比数据更重要的,是其背后的行为分析。回归常识,社融不及预期,直接原因就是,借钱的人没有想象的多。那市场“以为”谁会借更多的钱?地方政府。也就是说,这个解释的关键是,地方政府借钱没有预期那么积极。那分析的重点就变成,为什么不积极,以及后面为什么能积极?
 
一纸政令不足以解释。政府专项债发行要求提速,就一定会发完?即使发完,如果没有对应的项目建设投入,发行资金滞留银行体系,会带来如预期的社融增加,甚至宽信用吗?从这次的广义货币数据来看,政府不单发专项债不积极,投放也不积极,财政存款增加意味着地方政府支出的意愿并不强。如果是不形成有效资产的负债扩张,很可能不会带来宽信用,甚至还会使得信用进一步收缩。
 
研究中,地方政府不应该是工具性的存在。觉得债务风险是问题,就各种手段严控地方政府融资;发现社融不够,又让地方政府融资来凑。融来钱干什么?还有多少项目能吸纳资金稳住下滑的社融?这些项目会不会又进一步恶化债务压力,对地方政府官员的仕途带来威胁?地方政府的动力何在?
 
因为微观主体有能动性,才会出现“货币政策传导不畅、财政政策执行不力”的问题。而忽略微观主体,过度关注数据指标,很可能会误判未来的政策走势。
 
这篇重点不在批评别人的研究,毕竟,挑刺太容易了,读书那会,很大的乐趣就是挑经典著作的刺,来训练批判思维。批判不是目的,不断提升认知才是。共勉。
话题:



0

推荐

苏莉

苏莉

186篇文章 1年前更新

东方金诚首席债券分析师。个人微信公号:评级的艺术。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