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东北是个神奇的地域。共和国的老大哥,却长期遭到资本市场嫌弃;它的小品给全国人民带来了欢乐,但它的“不靠谱”也给债券市场深深的伤害。
 
控诉已然刷屏,多说无益。情绪宣泄类文章很容易引发共鸣,也容易带来流量。但于博主而言,“评级的艺术”追求的是深度思考基础上的认知体系迭代。质疑、谩骂、抵制能实现投资人的保护吗?
 
老粉可能注意到,博主已经很久没写违约了。身处评级公司,写自家评的企业吧,感觉好像掌握了什么内幕,但其实并没有;写别家评的企业吧,总有抹黑同行、恶意竞争的嫌疑。趁此机会,再次重申,“评级的艺术”就是博主记录日常工作、生活的“胡思乱想”,跟大家一起在信息过载的时代,不断完善认知体系而已,不代表任何机构。
 
正因为可以错了就错了,所以才敢说。今天说三点:
 
一、“欠债还钱”并非天经地义。欠钱之所以要还,是因为“再借不难”。融资环境恶化,再借已然很难的情况下,为什么要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正是“投资不过山海关”的共识,进一步推动了相关企业的违约。所以,信用收缩的时候,违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到期债务。债务到期没有办法“借新还旧“,所以违约。而很多企业没有违约,不见得是偿付能力强,可能仅仅是因为没有债务到期。
 
二、“维护投资人的利益”并非政府的职责。政府的定义是:合法垄断暴力、管理社会的机构。因此,政府具有多元化的目标。如果非要排序,大概是:体系稳定、民生保障、良性发展……所以,杠杆率过高引发系统风险之际,债务负担过重累及企业经营,进而影响民生之时,牺牲投资人的利益,进行债务减免、重组,是政府的理性选择。所以博主之前一直说,评估企业重要性以及政府支持时,一定要分清楚是哪个层面的重要,有时候,重要到一定程度,危机时刻,默认甚至鼓励违约就是可选项了。
 
三、存在即合理。相较于质疑、谩骂和抵制“结果”,理性思考“原因”可能更为重要。“为什么”永远比“凭什么”对提升认知有用。今年,小到资本市场,大到国际格局,有太多的惊喜和惊吓。喜欢也好,厌恶也罢,世界并不会因为我们的好恶而改变。而改变的前提是“理解”原因及做好应对。毕竟,感觉冷的时候,要么研究天气变化的规律改变气流,要么做好保暖,而不是摔了温度计。
话题:



0

推荐

苏莉

苏莉

186篇文章 349天前更新

东方金诚首席债券分析师。个人微信公号:评级的艺术。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