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青海投资近日的违约风波似乎又有动摇市场“城投信仰”的迹象。信仰者说,这企业一看就不是城投啊;质疑者说,国资委是出资人,企业也得到政府资金注入及资产划转等支持。怎么就不是城投?

 

先来站队,虽然博主不是城投坚定的信徒,但这场争论所持观点是:正如市场曾“以为”是城投的天津市政不是城投,而是建筑类国企;曾“以为”是城投的六师国资不是城投,而是产投;这次很多人“以为”是城投的青海投资不是城投,也是产投。(相关论述可参见《“城投”违约,你在说谁?》、《“兵团系城投”违约传递了什么信息?》、《城投信仰又破灭了?》)

 

政府是多目标主体,不单要保卫国土维护和平,还要承担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国有资产增值保值及民生保障等职能。城投也好、产投也罢,均是国企,都在不同程度上履行着政府职能,会得到政府相应的补偿,因此与政府也都存在剪不断理还乱的信用关联。

 

因此,跟城投一样,产投财务分析的重点也是科目背后体现出来其承担的职能、对政府的重要性以及获得的支持。

 

产投公司财务分析不应执着于政府资金类支持。公司债务是否纳入预算,政府每年给多少补贴收入,这都是城投的重点政府支持类型。但产投不同,政府已然划拨了大量的优质资产,寄希望于产投给融点钱、赚点钱继续带动经济发展,你想让它捧个金饭碗再来要饭?

 

产投公司一定要母公司报表、合并报表结合分析。这倒不单是因为母公司债务相对于离资产更近的子公司债务具有结构性劣后含义,更重要的是,只有对比看,才能分析出政府对公司的定位及给予的支持。具体来说,将母公司报表经营性资产和投资性资产规模及结构与合并报表相应科目进行对比,来看公司的定位;将合并报表中的债权性资产与负债对照看公司产品竞争力,判断政府划拨资产的质量,进而挖掘政府支持的力度和后续支持的可能性。

 

用以上思路简单看相关企业的母公司报表及合并报表,就可以得出如下两个简单结论:

 

从资产端来看,政府对青海投资的定位为产投。母公司报表中经营性资产规模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合并报表中却有大量的经营性资产(应收账款、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说明经营活动主要在下属子公司,母公司是股权管理甚至只是并表;母公司报表中有大量投资性资产(对关联方的其他应收、长期股权投资等),额度和结构与合并报表相差无几,则说明企业战略目标与同区域的青国投类似,都承担着国有资产的运营管理职能。

 

从所运营管理的国有资产质量来看,政府对青海投资的支持力度远弱于青国投。合并报表中,青国投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额度远小于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的额度,说明其具有两头吃的能力,上下游博弈能力及产品竞争力均较强;青海投资则不同,合并报表中应收预付项远大于应付预收项,说明其即使有政府背景,在产业链中的议价能力仍然很弱。产品竞争力弱,说明运营管理的资产质量很一般。也就是说,青海投资大概率运营管理着数家亏损的国有资产,而青国投则运营管理着区域内部分相对优良的国有资产。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再对比下同区域政府支持力度更大的青海交投的财务报表。承担不同政府职能的主体,于政府而言重要性不同,支持的手段亦不同。而即使同为产投,政府支持的力度也不同。那下来的问题就变成,财务报表中体现的政府支持力度能直接对应兑付危机时救助的意愿吗?而救助意愿与救助能力之间又存在什么样的关联?我们下篇继续探讨。

 

话题:



0

推荐

苏莉

苏莉

186篇文章 1年前更新

东方金诚首席债券分析师。个人微信公号:评级的艺术。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