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疫情似乎坚定了资本市场对城投债的“信仰”。受疫情冲击,经济大幅下挫,鉴于“翻番”目标是刚需,政策的对冲力度将会是空前的。在这个宏观政治经济背景下,市场预期作为政策抓手的城投公司必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博主一直认为,城投债投资中从来没有“信仰”。“信仰”是什么?“信仰不是让人去移山,而是让人看不到有山要移”;如果城投债投资真有“信仰”,投资人就不该有一丝担忧,而应该闭着眼睛随便投,虔诚地相信党和政府就是。
 
资本市场青睐城投有扎实的理性基础,而非“信仰”。在我国的“中央财政货币体系”下,城投背后是地方政府,地方政府背后则是中央政府。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再偏远山区的城投,享受的都是中央政府的信用输送,城投公司的信用等级,更像是其行政层级的确认。因此城投债投资一度是系统性逻辑,个券选择,直接按照收益率挑即可。
 
既如此,市场为何会担心城投违约?
 
城投的风险不在于能力的恶化,而来源于关系的破裂。企业之所以能享受政府信用,核心原因是其履行政府职能,与地方政府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关联。但如果这种关系不复存在了呢?所以,城投公司的盈利能力弱化、偿债能力恶化,市场不担心;地方经济发展放缓、财政实力弱化,市场也没那么担心;甚至国家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赤字扩大,宏观杠杆率飙升,市场更不担心。市场真正担心的,是不管主动还是被动,城投被地方政府抛弃。
 
城投信用风险的核心源头是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调整。调整过程中,地方政府的职能会有所变化,这会影响城投的业务范围;调整过程中,地方政府的支出及举债权会有所变化,这会影响地方政府对城投公司的支持能力和意愿;调整过程中,一旦地方政府与城投公司的信用关联被强行切断,会严重恶化城投公司的外部融资环境。在中央约束地方政府行为的过程中,违约,一度是对金融机构——带坏地主家傻儿子的坏小子——的惩罚。《2020年债市预测之“城投违约”》的核心逻辑,正是在中央收权背景下,对城投公司在2020年违约可能性的逻辑推演。
 
疫情会改变上述逻辑吗?
 
会,也不会。
 
首先,城投债违约会迟到,但不会缺席。疫情当前,中央硬性切割地方政府与城投信用关联的紧要性弱化,短期内城投面临的压力确实在减小;但中长期来看,中央加强对地方的财政约束趋势维持不变,受疫情冲击反而会提速。部分层级地方政府的支出必要性减弱,相应城投的业务会逐渐萎缩。因此,即使政策对冲思路成立,也不是全面惠及所有城投,分化依然是大逻辑,系统性行情不会再现。
 
其次,城投转型会嵌入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这次疫情暴露出各地方公共基础设施、公共医疗卫生系统、地方政府治理水平的差异及提升的迫切性。未来在公共医疗服务等社会基础设施方面,城投或将扮演更为重要的作用。
 
最后,必须再次强调,行政化发行积累的债务,最终还是要靠市场化的方式偿还。热情褪去,还是忘掉“信仰”,关注逻辑吧。
话题:



0

推荐

苏莉

苏莉

186篇文章 1年前更新

东方金诚首席债券分析师。个人微信公号:评级的艺术。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