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查理·芒格说,“如果知道我会死在哪里,那我永远不会去那个地方”。这句话被很多人解读为,投资中应该预测风险然后规避。如果说城投债打破第一单刚兑指日可待,那债券投资的刚需就是预测这个触发点在哪从而规避。但风险能准确预测从而规避吗?
 
从近日看到的一个诡异故事说起吧。故事(可能更准确地应该叫事故)发生在1989年,一个比利时的年轻人找人占卜说他将死于空难。这个年轻人很乖,从此闭门不出。满心以为自己只要不坐飞机,空难就不会降临到他头上来。但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当年7月,宅在家里的他,被一架坠毁的飞机砸死了。
 
更离谱的是飞机是千里迢迢为砸死他而来。这是苏联一架事故中被放弃的飞机,结果却因为导弹震动自我修复,启动自动驾驶模式穿越了波兰、东德、法国,最终飞到比利时境内因为没油坠毁,就砸死了那个命中注定死于空难的男子。
 
人都很喜欢挖掘事物背后的因果机制。生活已然艰辛,努力之后仍无法满足,只能归因于不可抗力量。这个不可抗力是什么其实不重要,但它满足了我们对“确定感”的追求。危险不是风险,不确定性比危险本身更令人担心。我们无法理解,一件事的发生,怎么可能没有原因。梁漱溟说,中国是“内省”的文明。“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任何外在的不如意,古人会将之归为命不好、运气不好、家里风水需要改改、祖上没有积阴德,实在没别的了,就能怪自己不好好读书。
 
我们相信,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原因,任何迹象都蕴含特定的含义。但历史告诉我们,很多时候,事情发生的就是那么偶然。而我们发现的所谓规律其实都是事后归因“总结”出来的。就像经常挂在嘴边的,“现在看来……”。
 
“现在看来”很容易,问题的关键在于,为什么不是“当初看来”。911事件发生后,铺天盖地的研究表明,种种迹象是如此明显,背后的逻辑是如此清晰,现在看来,9月10日,我们完全有能力预测这起恐怖事件;地震发生后,大家各种质疑地震局的预测能力远不如满大街跑的青蛙,现在看来,动物的种种异常行为已然表明地震近在眼前。六师国资技术性违约时,很是得意式感慨:当初我就说兵团系管理太粗放,容易出现技术问题。记忆里那个发霉的一次性水杯,那个无视领导指挥埋头聊QQ的员工,都是那么得鲜活。这样的管理不出技术性违约问题才怪。但得意之余,我还是清醒地意识到,就像推荐过数次的《看不见的大猩猩》里说的,人只会看到想看的东西,听到想听到的东西,记得想记住的东西。人对事物的回忆,都带有强烈的筛选痕迹。谁能保证,我们的记忆不是在搜寻“现在看来”很明显的回忆。
 
因此,相对于预测城投会在哪个点上主动或被动爆雷(准确预测几乎没可能),可能更为重要的是,一旦城投债打破刚兑怎么办?毕竟很多时候预案比预测更重要。
话题:



0

推荐

苏莉

苏莉

186篇文章 1年前更新

东方金诚首席债券分析师。个人微信公号:评级的艺术。

文章